可以杠杆的股票软件 《道德经》二十二章揭示,委曲求全之道,非委曲自己,乃曲线救国

发布日期:2025-05-08 21:32    点击次数:114

可以杠杆的股票软件 《道德经》二十二章揭示,委曲求全之道,非委曲自己,乃曲线救国

长久以来,“委曲求全”都被认为是一个窝囊的词。但读过《道德经》廿二章你就会明白,能委曲求全的人,能谦虚自低的人可以杠杆的股票软件,能扮猪吃老虎的人,都是妥妥的人精。

曲则全,枉则直,洼则盈,敝则新,少则得,多则惑。

这六招,既是老子对第二章“有无相生”的进一步阐述,也是他毕生智慧的精华。读懂这六招,你就明白道家所讲的“阴阳相生,相成相克”之理。

一、曲则全

老子推崇“曲则全”?有点颠覆我们的认知了!不过,此句中的“曲”,也的确是“弯曲”之意。为什么老子要说弯曲的东西反而能保全呢?

如同水一样,曲也是很厉害的形态。比如,今天我们都喜欢用的曲面屏,尤其电视机,曲面屏放在客厅里,无论从哪个角度观看,画面都不会变形。

今天,江南很多保留下来的古桥都是拱形结构,因为那时候没有钢结构做固定,纯靠土木,弯曲的桥身可以使受力更大,抗震能力更强。

当然,老子也不是一味地推崇弯曲。古人讲“木曰曲直”,是说草木在生长过程中,钻出头来是直的,埋进土里是弯的。这说明什么?草木尚且知道,该直的时候直,该弯的时候弯。何况人呢?

我们常说,人在屋檐下,不得不低头。低头也是弯曲。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,直线距离最短,但现实是,我们时常要走弯弯曲曲的路,因为要跨过山河大海,绕过水泥森林。

喜欢健身的朋友有没有尝试过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?棉花在与拳头接触的瞬间,表面无限弯曲,看似被打扁了,实则你的拳头根本无处着力,反而像被御了力一样。棉花表面上挨了揍,却什么事都没有,是不是很厉害?

水亦如此。你用力击水,就算你使出浑身力道,水还是那摊水,没有变化。所以,能弯能曲的人,都是狠角色。

在生活中,当当一个满腔怒火的人朝你袭来,头上就像顶着一个炸药包,也没什么可怕的。只要你低一低头,摆出一副笑脸,简单一招就能御掉他的九牛二虎之力。这就叫一拳打在棉花上,让对方有火没处撒,这才叫高人呢!

二、枉则直

“枉”字本义是指树枝弯曲,病态地生长。老子为什么要说“枉则直”呢?长成罗锅的树枝不是病了吗?它是怎么变直的呢?(有的版本写作“枉则正”,意思相同,暂且按通行本来说。)

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一句老话,破罐熬好罐,意思是说,破了的罐子反而比全新的罐子经用。因为用好罐子,大家总是小心翼翼地,怕磕怕碰,可越是紧张越容易出事故。而破罐子就不同了,反正已经破了,再摔也还是破罐子,钉钉补补将就着用,反倒用得长久。

人也是如此。有些老人平日里小毛病不断,今天感冒,明天腰疼,今天吃感冒药,明天贴膏药。身体零件时常修修补补,各项肌能反倒处于最佳状态。而那些不常生病的老人却很危险,因为不了解身体状况,有了小病也不当回事,一场大病下来,各个零件抢着报修,有时甚至搞不清是哪个零件先出的故障,也只能返厂大修了。

这是告诉我们,人平时虚着点、曲着点,才能活得长久。常在小风小浪里打转的船,遇到大风大浪,反而容易抗过去;而从没遇上过风浪的船,由于缺乏经验,反而更容易翻船。

不过,有一种人是极其可怕的。比如《狂飙》中的高启强,发迹之前是个老实本分的鱼贩,为了生活被打压得不得不处处低头,而当他发迹后,手里有钱、身后有人,被打压时留下的心理创伤一下子爆发出来,曾经有多卑微,现在就有多嚣张,甚至连中央巡视组都想硬刚。这种人有多可怕!

对于高启强来说,发迹前被欺负的时候,为了弟妹委曲求全,实际上是一种被迫的“枉则直”;在他心里,一切从没过去,反而随着时间的积累,郁闷、怨恨越积越多,他需要一个释放的窗口,而这个窗口的威力堪比一颗炸弹。

这不是真正的“枉则直”,因为他从来没有放下,也就从来不曾真正原谅。只有原谅,只有释怀,才能将弯曲真正地变直。

三、洼则盈

这一句看似简单,实则寓意深刻。“洼”指低洼之地,“盈”指充盈之意。可是低洼的地方怎么会充盈呢?这显然不合常理。

实际上,在《道德经》中,“洼”还有另一重意思,那就是虚空。相应地,“盈”可以理解为装满。我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,空杯、空碗才能盛水。但是这一句中,老子要告诫我们的,却是水不一定要倒满。

比如茶水,古人讲究倒茶要倒七分,因为倒满是逐客之意。其实茶倒七分还有一个好处,水面距离杯沿留有空隙,便于聚拢香气,使茶水的味道更浓郁。不知这是不是古人为了品茗故意留下的规矩。

茶倒七分就算满了,那么人呢?比如我们常说,饭要吃七分饱。这样胃不会填得太满,饭后还可以品茶、吃水果,增补营养。如果一次吃太撑,那就失掉了品茶和水果的机会。当然,吃太撑还会造成血液流动慢,使人产生困顿感,思考迟缓等等,尤其对三高不友好。

除此之外,老子还告诫我们,人时常立于低洼处不是坏事,把自己看得低一些,谦虚一些,反而不令人生厌,还能给自己留出足够的进步空间。我们不是常说“谦虚使人进步”吗?但实际上,做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。因为人都有自视甚高的毛病。

有人说,人的眼睛之所以长在前面,是因为看不见自己身上的问题。虽然是一句玩笑话,但却寓意深刻。我们回到家里,跟父母爱人聊起单位同事时,是不是总在说某某某这不行,谁谁谁那不行,好像整个公司的同仁都比不上自己。尽管不乏虚荣吹牛的成分,但更多的是一种无意识下的表达,都是发自心底地想法。因为人的底色就是骄傲。谁都不喜欢低人一等的感觉,所以不喜欢承认身边人有多厉害,因为会让自己相形见绌。

但是你有没有发现,那些冲破这些世俗目光的人,眼睛总是盯着别人优点的人,时刻在向别人学习的人,是真的厉害。他们不仅反省自己的不足,更从别人身上的不足学经验。这种人就像拿了开挂的剧本,总有无限种可能待挖掘。

四、敝则新

“敝”是旧的意思。新旧交替,在自然界中是极为普遍的规律。

比如一朵花,先是一株草,春日归来破土而出,稚嫩的芽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大地的鼻息;一场春雨后,花苞钻出来;再往后,在某个春风熏醉的夜晚,你会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,那是花苞伸展开来,修长的枝叶袅袅娜娜、恣意动人。

但再美也不过如此了。因为从那一夜开始,它的生命将无法控制地走向衰老。来不及也阻止不了,花瓣一瓣一瓣地掉落,叶子一片一片地枯萎,再后来是根茎,一层一层地褶皱,一点一点地腐烂,最后陷入烂泥之中,等待一场冬雪,等待下一次春开、破土。

这是花的一生,也是万物的一生。生老病死,大道轮回。但老子要告诉我们的是,不要那么急于绽放自己的美丽。既然含苞待放,又何妨多含一会儿?让馥郁的花蕊多含一会儿,让香气憋得更久一点,绽放得不是更娇艳、香气更怡人吗?

为什么含苞要多一会儿?因为凋零来得太快,太匆匆。我们还没来得及享受娇艳之美,年华就已经逝去了。所以,含苞待放时要长一点,做好充分地准备,准备好迎接绽放到凋零的每个瞬间,才能从容地过好每一刻。

人生总要经历黑暗、经历无人问津的时刻,那就是我们生命中的“敝”。这段时间你过得有多充实,准备有多充分,待到黎明时分,你的新生就能有多美好。

五、少则得,多则惑

这一句,老子依旧讲的是欲望。咱们有句老话叫“贪多嚼不烂”,意思是一口不能吃太多,嘴里一次性塞的食物太多了,反而嚼不烂。还有一句很美的诗叫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”,爱一个人才能专情,专情才能长久。

这些无疑都是在告诫我们,欲望少才可得到,欲望多反而陷于诱惑。欲望不可能被禁止,但可以控制。这一点,咱们在前面读过。道理大家都明白,做操作起来就犯糊涂。因为“舍”比“得”难多了。

比如喜欢购物的人,买了很多东西,穿不上的、用不着的又不舍得处理,人就会纠结:哪个该舍,哪个该留,在心里要开一场辩论会。最后,正方反方都输了,因为该纠结的还在纠结。心理学上认为这是一种病态,但实际上是欲望多了,人被诱惑了。

以前有一部风靡全球的电影叫《阿甘正传》,讲一个智力残疾的年轻人,每天只干一件事——跑步。他不停地跑,从少年跑到青年,终于跑进了比赛场,跑到了人生巅峰。有人说,这电影鸡汤味太重。其实,我们在生活中,我们自己身上,就有这样的例子。

比如很多人在头条上发文,为什么有的人半途而废,而有的人却修成正果,那都是一篇一篇文章写出来的。如果整天想着,这篇文章能收获多少点赞、多少收藏、多少评论,能曝光到多少,平台能给稿费,有没有打赏……总之欲望太多了,写文章时怎么能不分心,这样的文章还能写好吗?只有一门心思研究写什么,不断地修改、提升,文章才会越来越好,粉丝自然就多起来了,一切荣誉自然会水到渠成,这就叫“少则得”。

现在我们明白,为什么呆萌的猪能吃掉人人惧怕的老虎。这个伪命题看似不成立,实则却寓意深刻。因为猪总是把自己放在很低的姿态,与老虎相比,无论是生存技能还是杀伤力,它都被狠狠地绝杀,于是呆萌的小猪为了完成任务,针对老虎的技能制定了详细的计划,每天疯狂练习,就干这一件事,结果可想而知。

反观老虎,一开始站在食物链顶端,它的选择太多了,根本没把猪放在眼里;甚至在它的对战名单里,从来没出现过一只猪……所以,老虎的结局也可想而知了。

所以老子告诉我们:“曲则全,枉则直,洼则盈,敝则新,少则得,多则惑。”做到这六点,人生自然会开出一朵绚丽的花。

译文

委曲反能保全可以杠杆的股票软件,屈就反能伸展,低洼反而充盈,敝旧反能生新,少取反是多得,贪多反而迷惑。